首 页
期刊简介
创刊词
主编寄语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按年份查询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按期刊分类显示
按栏目分类显示
文章编号
中文标题
作者
年卷(期):起止页码
复制
第1期
201301016
杜爱军科技人物油画作品欣赏
2013,8(1):-
201301001
促进科普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研究
任福君,任伟宏,张义忠
2013,8(1):5-12
201301015
以色列农村节能环保科普体系
马宏飞
2013,8(1):12-12
201301002
科普的社会责任与实现途径创新研究
李志明
2013,8(1):13-17
201301003
关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及其科普需求的调研报告
李蔚然,丁振国
2013,8(1):18-24
201301004
浅谈对21世纪初我国“神医”事件的思考
冯 翔
2013,8(1):25-30
201301005
关于博物馆服务营销时代的研究思考
张慧红
2013,8(1):31-36
201301006
论欧美“科学咖啡馆”的实践及其启示
党伟龙,刘 萱
2013,8(1):37-42
201301007
关于科技馆原始创新展品主要来源路径探讨
徐士斌
2013,8(1):43-47
201301008
上海科技馆彩虹儿童乐园工程建设管理初探
张 倩
2013,8(1):48-53
201301009
民国时期科普图书出版史初探
夏文华
2013,8(1):54-59
201301010
文化视阈中的生存困境与成长寓言
高亚斌,王卫英
2013,8(1):60-64
201301011
王晋康——中国科幻的思想者
赵海虹
2013,8(1):65-73
201301012
启蒙意识与实证精神光照下的课题式科幻创作——评刘兴诗科幻小说
王一平
2013,8(1):74-80
201301013
以科学家为主角的文艺类科普作品创作的文学品味与哲学思考——以陈典松的长篇科普历史小说《詹天佑》为例
戴荣里
2013,8(1):81-86
201301014
“喜笑颜开”写科普——访甘本祓
尹传红
2013,8(1):87-96
第2期
201302018
“科普与民生”讲坛在国图举办
王大鹏
2013,8(2):-
201302019
伟大的女性科学家(1):罗莎琳·富兰克林
2013,8(2):-
201302001
整合“普及范式”和“创新范式”两大传统———兼谈我们所理解的科学传播
孙文彬,李 黎,汤书昆
2013,8(2):5-14
201302002
市场经济背景下科学与公众的沟通——科普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础与规范
刘 磊
2013,8(2):15-20
201302003
企业科普的内容分析研究
李 云
2013,8(2):21-25
201302004
事件科普营销模式探究
王 勇,王蒲生
2013,8(2):26-30
201302005
大学生对转基因作物认知及产业化态度分析——基于武汉市大学生的实证调查
翁 滔,杨怀中,吴景峰,李思雯
2013,8(2):31-36
201302006
围绕特效电影的教育活动开发
王 丽
2013,8(2):37-41
201302007
基于九要素模型的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素养调查
周立军,李亦菲
2013,8(2):42-48
201302008
学生在科技馆中的对话特点及先前知识的影响作用
青紫馨,伍新春
2013,8(2):49-53
201302009
北京专业科技馆互动展示现状浅析
张安玲,李大光
2013,8(2):54-60
201302010
科普活动对学校科学教育的价值研究——以某次“水”主题科普活动为例
周 婧,张志敏
2013,8(2):61-65
201302011
关于科普图书策划和创作中科普思路的思考
范春萍
2013,8(2):66-72
201302012
浅谈天象节目的特点和创作要求
刘媛媛,常 娟,赵然子,苏 靖
2013,8(2):73-79
201302013
抗日战争时期《东方杂志》的科技传播
陶贤都,李 勤
2013,8(2):80-85
201302014
龚育之与科学翻译
李晓洁,王蒲生
2013,8(2):86-89
201302015
科普图书“再加工”的有益尝试——以《彩绘名著科普阅读》和《闪电球探长》为例
胡 萍
2013,8(2):90-91
201302016
以科学精神为人生导航——警惕网络迷信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周梦瑜
2013,8(2):92-94
201302017
浅谈科普“政府主导”与“政府推动”方针
强亦忠,张学光
2013,8(2):95-98
第3期
201303019
“亚太科学中心协会年会(ASPAC—2013)”在韩国大田举办
刘 萱,李朝晖
2013,8(3):-
201303020
伟大的女性科学家(2):芭芭拉·麦克林托克
2013,8(3):-
201303001
英国促进科学家与媒体互动关系初探———以科学媒介中心为例
胡璇子,诸葛蔚东,李 锐
2013,8(3):5-11
201303016
科普剧对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意义
李 欢,吕 丁
2013,8(3):11-11
201303002
中国公众考古传播理念及形式分析
杨 雯,莫 扬
2013,8(3):12-18
201303003
浅析网络科普在健康传播中的优势
沈秋坦,周荣庭,任 杰
2013,8(3):19-24
201303004
移动时代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方式的创新及其影响
刘相法,肖 云,周荣庭,黎 文
2013,8(3):25-30
201303017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
张云龙
2013,8(3):30-30
201303005
基于结构方程理论的网络科普动漫影响力的研究
刘永霞,陈佳慧,杨小林
2013,8(3):31-34
201303006
风险治理中公众对专家的信任研究综述
王娟
2013,8(3):35-42
201303007
基于体验经济的科普产业发展路径
章军杰
2013,8(3):43-46
201303008
提升农村妇女科学素质的影响因素及意愿需求分析———以河北、福建、陕西为例
冯桂真,魏 政,王超英,孙 哲
2013,8(3):47-52
201303009
北京市基层科普队伍理解科普状况的典型调查
高宏斌,王旭彤,翟立原
2013,8(3):53-60
201303010
关于科学松鼠会微博科普影响力的调查研究
陈梅婷,陈路遥,种 璐
2013,8(3):61-67
201303011
网络媒体重大自然灾害专题报道研究———以人民网、新浪网对青海玉树地震的专题报道为例
王国煜
2013,8(3):68-76
201303012
英国科学中心的崎岖之路
钱雪元
2013,8(3):77-81
201303013
移动技术在科技馆中的应用
郝倩倩
2013,8(3):82-86
201303014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科普教育的特点
邢志强
2013,8(3):87-93
201303015
在量子论剧场里卖鸡蛋
金峥华
2013,8(3):94-96
201303018
2013 年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召开
2013,8(3):96-96
第4期
201304017
杜爱军油画欣赏(人民的科学家———钱学森)
2013,8(4):-
201304018
伟大的女性科学家(3):多罗西·克劳福特·霍奇
2013,8(4):-
201304001
广义科普知识的划界与分层
高秋芳,曾国屏
2013,8(4):5-10
201304002
脱域机制视域下我国科学普及的反思及运用
张红方
2013,8(4):11-16
201304003
科学共同体在科普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角色与作用
李黎,孙文彬,汤书昆
2013,8(4):17-26
201304004
科技馆展教功能发展的社会背景及教育思想研究
龙金晶
2013,8(4):27-32
201304005
欧盟“科技框架计划”的公众参与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汤书昆,谢起慧
2013,8(4):33-39
201304006
英国提升科学家媒介素养的措施和启示
李锐,诸葛蔚东,胡璇子
2013,8(4):40-45
201304007
中日高校培养科学传播人才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吴琦来,普宏,孟雷
2013,8(4):46-53
201304015
关于科学与伪科学的认识和思考
吴伟兴
2013,8(4):53-53
201304008
科普培训创新实践研究———以高端科普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为例
周荣庭,杨舒婷,杨元龙
2013,8(4):54-57
201304009
PM2.5 事件的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焦点小组访谈的定性资料分析
陈路遥,陈梅婷,种璐
2013,8(4):58-65
201304016
科普剧作为课程资源的意义
叶波,陈昊
2013,8(4):65-65
201304010
民族地区农村科普自组织模式探析———基于广西武鸣县四个村落的调查
李鹏飞,康晓露,钟立华,磨桂芳,戴瑞,方园
2013,8(4):66-73
201304011
社会性别主流化视角下对农村科普机制运行状况的考察及分析——基于对河北省部分农村的实证调查
王海莉,李一
2013,8(4):74-80
201304012
《青年与科学》与抗日战争时期的科技传播
陶贤都,戚煜珩
2013,8(4):81-86
201304013
放下情绪,听院士谈食品安全———策划舆情热点科普书的体会
罗浩,赵亚楠
2013,8(4):87-89
201304014
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品牌的传承与创新———访李远涛、洪星范
尹传红
2013,8(4):90-96
第5期
201305001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科普专家谈———《科普研究》学术沙龙(第5 期)纪要
编辑部
2013,8(5):5-13
201305002
我国科普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构建初探
任伟宏,刘广斌,任福君
2013,8(5):14-20,35
201305003
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的示范期评价体系构建
张艳,石顺科
2013,8(5):21-24,75
201305004
科幻小说科学传播影响力提升的AMO 分析
罗子欣,张放
2013,8(5):25-29
201305005
科学情景喜剧人物设置特性分析 ———以《生活大爆炸》为例
卿婉莹
2013,8(5):30-35
201305006
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学生科学素养的比较研究
郭启祥
2013,8(5):36-42
201305007
中国科普网站的特征向量研究
吴晨生,郭金忠,罗植,廖涛
2013,8(5):43-46,88
201305008
从问卷调查看中国公众对转基因食品 的科技政策期待
吴幸泽,汤书昆,王明
2013,8(5):47-52,82
201305009
大数据时代电视科普节目的传播策略探析
刘峰
2013,8(5):53-57
201305010
科技馆专业人员评价制度研究
莫扬,沈群红,温超
2013,8(5):58-64
201305011
我国公私合作科普项目模式探析
尤荻
2013,8(5):65-70
201305012
美国《时代》周刊科技报道的权威性及国际性分析
刘梓娇,李志红
2013,8(5):71-75
201305013
美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科普初探 ———基于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的历史演进研究
王慧,聂竹明
2013,8(5):76-82
201305014
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学生》与科技传播
张曼芝
2013,8(5):83-88
201305015
“沉不下去的橡皮鸭”与科普工作者重任
孙倩
2013,8(5):89-93
201305016
科学家谈科普创作
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项目组
2013,8(5):94-98
20130517
《科普研究》学术沙龙(第5 期)掠影
2013,8(5):封二-
20130518
伟大的女性科学家(4):玛丽亚·戈佩特—迈耶
2013,8(5):封三-
第6期
201306015
科普必须呼应民生关切问题
周立军
2013,8(6):-
201306016
科海回眸:伟大的女性科学家(5)
2013,8(6):-
201306001
科学传播及其“他者”:一个可资借鉴的分析框架
孙红霞,任福君,任嵘嵘
2013,8(6):5-11
201306002
企业科技创新和科普关系实证分析 ———以深圳市为例
易永胜,程萍
2013,8(6):12-19
201306003
传播学视角下的科学可视化研究
王国燕,汤书昆
2013,8(6):20-26
201306004
对科学的态度:概念、影响因素及测量
李洋
2013,8(6):27-34
201306005
大众传播中的科学危机研究要要以"黄金大米"事件的媒体报道为实例的探析
沈秋坦,任杰
2013,8(6):35-40
201306006
发挥新媒体优势创新科学普及方式
邱成利
2013,8(6):41-47,59
201306007
英国植物园教育的发展与实践综述
翟俊卿
2013,8(6):48-53
201306008
企业科普人才培训需求调查与思考
任嵘嵘
2013,8(6):54-59
201306009
关于科普游戏的思考 要要探寻科学普及与电子游戏的融合
周荣庭,方可人
2013,8(6):60-66
201306010
我国科学技术普及现状及发展研究分析
黄东流,佟贺丰,王超英
2013,8(6):67-73,85
201306011
广州市居民食品安全科普意向调查及探究
李美英,孙远明,郭敏宁,李国章
2013,8(6):74-77
201306012
电视商业广告中的科学家形象与科学传播
王坎,詹琰
2013,8(6):78-85
201306013
马·伊林的科学文艺世界
厚宇德,马国芳
2013,8(6):86-92
201306014
还原论与整体论的协奏曲
王志芳,贺占哲
2013,8(6):93-96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