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期刊简介
创刊词
主编寄语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按年份查询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按期刊分类显示
按栏目分类显示
文章编号
中文标题
作者
年卷(期):起止页码
复制
第1期
201801001
我国科普政策主体及其网络特性研究 ——基于511 项国家层面科普政策文本的分析
孔德意
2018,13(1):5-14,55
201801002
“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部门和人民团体科普政策文本研究
刘 娅,佟贺丰,赵 璇,高 蕾,焦一丹
2018,13(1):15-24
201801003
基于空间效应的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影响因素研究
王智新,梁 翠
2018,13(1):25-32,77
201801004
社交媒体中错误信息传播的回音壁效应
温家林,张增一
2018,13(1):33-40
201801005
基于行动者网络分析的科普产业发展要素研究——对全国首家民营科技馆的个案分析
王 明,郑 念
2018,13(1):41-47
201801006
具有科研潜质青少年成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终评选手申报书的量化分析
石 磊,王燕妮
2018,13(1):48-55
201801007
科技馆在线评论观众满意度研究——以“大众点评网”中国科技馆在线评论为例
王紫色,邵 航
2018,13(1):56-63
201801008
融媒体背景下科普期刊的发展思考——以《科学24 小时》杂志探索实践为例
季良纲
2018,13(1):64-70
201801009
北京地区儿童用眼安全知识科普现状调查和思考
黄小春,王秀江
2018,13(1):71-77
201801010
“五W 传播模式”理论下的电子科技博物馆陈列展览初探
高盛楠,赵 轲,任权东
2018,13(1):78-82
201801011
VR 技术在科技馆生命科学主题探索中的科普功能创新
苏 昕,王家伟
2018,13(1):83-89
201801012
科普场馆科学表演编创的探讨
廖 红
2018,13(1):90-96
201801013
《拥抱群星:与青少年一同走近天文学》特色浅析
刘 炎
2018,13(1):97-103
201801014
数学伉俪的“幸福结局”
林 革
2018,13(1):封三-封三
第2期
201802001
风险信息寻求和加工模型在科学传播领域的应用 ——以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为例
宋 娴,金莺莲
2018,13(2):5-11,33
201802002
基于求职者视角的科普组织人才吸引力影响因素研究
吕 俊,汤书昆
2018,13(2):12-18
201802003
基于数字互动服务模型的科学教育素材平台设计及应用
周荣庭,顾 斐
2018,13(2):19-26,75
201802004
灾害教育课程开发流程探析
张 英
2018,13(2):27-33
201802005
农村科学文化状况调查与分析——以台州市下陈村为例
王丽慧,郑 念,齐培潇
2018,13(2):34-39,53
201802006
我国科技馆基于展品教育活动现状与发展对策——基于全国25 座科技馆调研分析
曾川宁,许 艳,陈荔荔,刘 艳
2018,13(2):40-46
201802007
我国核展馆调查与来自日本20 年前的启示
杨 勇,陈永梅,卢佳新,张静蓉,王明慧
2018,13(2):47-53
201802008
西藏地区天文科普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孙 敏,鲁同所,杨 骞,论 珠,白 珍
2018,13(2):54-61
201802009
美国科学节举办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罗丽娜,姜 萍
2018,13(2):62-69
201802010
科普报道中如何理解与使用数据?
江 昀,杨 雪
2018,13(2):70-75
201802011
科学方法与中国的现代性启蒙——以梁启超、鲁迅若干科学论文为考察对象
耿 娴
2018,13(2):76-83
201802012
晚清传教士译物理教科书科学启蒙特点及其影响
刘志学,陈云奔
2018,13(2):84-90,94
201802013
“风”一般的风格:科学也可以这样传播和研究——评《多视角下的科学传播研究》
岳丽媛
2018,13(2):91-94
201802014
再现洪堡的自然世界——《自然的发明》阅读记
芦 笛
2018,13(2):95-102
201802015
亦正亦邪的数学怪才——卡当
林 革
2018,13(2):封三-封三
第3期
201803001
我国科普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王康友,郑 念,王丽慧
2018,13(3):5-11
201803002
可视化视域下我国科普政策文本内容挖掘分析
孔德意
2018,13(3):12-21
201803003
基于受众匹配性的科普知识传播渠道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陈 雄,马宗文,董全超,魏景赋,王 疆
2018,13(3):22-28
201803004
科普微视频传播路径与受众行为研究——以利用Google Analytics 对“美丽化学”网站的分析为例
郑 斌,王大鹏,梁 琰
2018,13(3):29-35
201803005
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大陆地区参赛选手跟踪调查
李秀菊
2018,13(3):36-41,63
201803006
科普视阈下的中国古代俗文学独特价值研究
李忠明,相婷婷,李蓓蓓
2018,13(3):42-48
201803007
科研人员参与科普创作情况调查研究
陈 玲,李红林
2018,13(3):49-54,63
201803008
西部县域中小学生低碳科普教育研究
蒋 瑜,许靖敏,李潇晓
2018,13(3):55-63
201803009
中美科技博物馆球幕影院比较分析研究
刘媛媛,宋 烜
2018,13(3):64-72
201803010
英国政府“科学与社会”项目的启示与思考
杨 娟
2018,13(3):73-81,100
201803011
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写作的困境与前途
田 田
2018,13(3):82-90
201803012
民国期刊与传染病知识普及研究
杜敦科
2018,13(3):91-100
201803014
雷达的衍生物——导航系统和微波炉
窦 林
2018,13(3):封三-封三
201803013
第十五届PCST 国际公众科技传播会议综述
程 曦,王国燕
2018,13(3):101-104
第4期
20180401
关于科普微视频设计的若干思考
赵玉娜,马俊刚
2018,13(4):5-10
20180402
动漫与科普融合创作探析
卢佳新,陈永梅
2018,13(4):11-19
20180403
基于验证法的科普影视创作研究
郝倩倩
2018,13(4):20-26
20180404
HPS 教育的新进路:“学科文化”理论及其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
薛永红,王洪见
2018,13(4):27-34
20180405
科普服务能力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了吗?——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李 倩
2018,13(4):35-41
20180406
新时代中国农村科普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探析——基于四省十二市农村科普调研的思考
郑久良,潘 巧
2018,13(4):42-50
20180407
基于搜索数据的网民科普需求结构和特征研究
王黎明,钟 琦
2018,13(4):51-60
20180408
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对营员科学素质提升效果研究
赵 博,陈 玲
2018,13(4):61-66,73
20180409
利用《名侦探柯南》开展化学科普——创新型的科普设计与实践
徐 海,段仁杰,付刚华,赵斯祺,张燕飞,帅词俊,钟世安,卢红梅,王一凡,郭 旭
2018,13(4):67-73
20180410
全球科技节的兴起原因与发展策略分析
金莺莲
2018,13(4):74-83
20180411
马丁·加德纳数学科普创作的成功之道
曾甘霖
2018,13(4):84-90
20180412
中国西部科学院科学传播方式研究(1930—1938 年)
朱 昊
2018,13(4):91-103
20180413
玩具“间谍”玻璃引起的科学轰动——望远镜的发明
窦林
2018,13(4):封三-封三
第5期
201805001
管窥科学传播的十年国际研究趋势蝉变——基于SSCI 期刊Science Communication 2008—2017 年文献分析
王国燕,岳朦朦
2018,13(5):5-11,39
201805002
科普微博的发展现状及传播特点分析 ——基于14 个主流科普博主数据的实证研究
戴歆紫,郁志珍
2018,13(5):12-20,67
201805003
关于中药“毒”性争论的科学传播及其问题
岳丽媛,刘兵
2018,13(5):21-27
201805004
英国“GM Nations ?”转基因议题 全民讨论项目研究
杨正
2018,13(5):28-39
201805005
城镇社区居民科普需求及满意度调研 ——以北京市为例
赵兰兰
2018,13(5):40-49
201805006
基于默会知识论的中国农技推广困境研究
陈强强,王大明
2018,13(5):50-58,67
201805007
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科普模式研究
戴芬,王强,于国光,姚佳蓉,邓玉,李祥洲
2018,13(5):59-67
201805008
社区科普互动厅评估指标构建及评价研究
汤乐明,王海芸,梁廷政
2018,13(5):68-74
201805009
高士其科学小品的开篇艺术
张志敏
2018,13(5):75-78,96
201805010
中国第一本现代意义物理学教科书 ——谢洪赉译《最新中学教科书·物理学》评析
陈云奔,刘志学,王枭,王尊博
2018,13(5):79-86,105
201805011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物理科普图书的调查研究
唐颖捷,廖伯琴,刘兵
2018,13(5):87-96
201805012
民国时期物理科普图书出版情况初探
汪涵虚,聂馥玲
2018,13(5):97-105
第6期
20180601
聚焦我国科学教育的实证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概念转变主题为例
李诺,周丐晓,黄瑄,刘恩山
2018,13(6):5-12,75
20180602
话语供给与价值回归:构建“绿色公共话语空间”的进路——绿色公号10 万+ 的内容分析
李娜
2018,13(6):13-18,98
20180603
基于“波特钻石理论模型”探究科普场馆产业竞争力影响要素——以上海地区不同类型科普场馆为样本
冯羽,顾庆生,赵家龙,朱海菲
2018,13(6):19-30,48
20180604
基于科技馆展品的科学史教育活动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以电磁学为例
罗跞,周颖
2018,13(6):31-38
20180605
科普产业研究综述
任福君
2018,13(6):39-48
20180606
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及对科学技术的态度——2018 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报告
何薇,张超,任磊,黄乐乐
2018,13(6):49-58,65
20180607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20 年回顾与展望
赵立新,赵东平
2018,13(6):59-65
20180608
中国科普图书出版与销售情况管窥——以2015 年出版科普图书为例
高宏斌,马俊锋
2018,13(6):66-75
20180609
会议室和咖啡馆的两场科学对话比较研究
杨勇,卢佳新,王明慧,张静蓉,陈永梅
2018,13(6):76-80,98
20180610
关于研究生科普活动学分制问题的若干思考
周德进,马强,徐雁龙
2018,13(6):81-85
20180611
科普场馆数字化信息服务的应用分析——以浙江省科技馆APP 为例
陈洁
2018,13(6):86-90
20180612
1950—1977 年中国化学科普图书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邵鹏
2018,13(6):91-97
20180613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我国天文科普图书出版回顾
王洪鹏,赵洋,余恒,齐琪
2018,13(6):99-107
分享按钮